对话姚劲波代表:大学生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一线城市
2024年,是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七年。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带来了四份新建议,持续关注老百姓“安居”与“乐业”。
姚劲波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重点谈及了他对房地产市场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话题。他认为,未来的住房体系呈现出双轨制格局,具体落实层面则是以“三大工程”为实施重点。姚劲波预计,2024年一线城市的限购门槛会有所降低,核心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购。对于就业问题,姚劲波认为,发展好的新一线城市也值得毕业生关注。
保障房发展规模或快于商品房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姚劲波认为,未来的住房体系呈现出双轨制格局,具体落实层面则是以“三大工程”为实施重点,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满足新市民、新青年的更好居住品质要求。
姚劲波判断,接下来,有几点需要关注。首先,保障房的发展规模和节奏会逐步快于商品房。在住房体系双轨制下,保障房建设开发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尤其是35个城区人口300万以上试点城市表现将尤其明显,从保障对象来看,重点会涵盖收入不高并且无自有住房人群,同时对人才会给予定向支持。
其次,商品房未来的上市规模虽然会趋于减少,但产品力将有更多提升。目前不少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如果不能打造更为优质、更能契合需求的产品,未来将很难在市场上有良好表现。
姚劲波称,最后,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之间是互为组合关系,而非竞争关系。由于两者的客群存在明显差异不能互相流转,因此保障房体系的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商品房领域市场化调控的政策空间,将推动商品房更好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更好满足中高端改善型需求。推进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将是下一轮房地产周期的重要举措,“三大工程”中,保障房和城市村的改造都和住房双轨制息息相关,也是房地产新模式有序落地重要举措。
一二线城市限购有望继续放松
姚劲波表示,从政策上看,2024年宏观政策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加杠杆、降准降息均有一定空间,“先立后破”的政策基调也给房地产政策带来了更强的优化预期。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短期看,利好改善型需求的政策将持续宽松,如继续优化限购措施、放宽二套房贷利率等。
对于房地产市场政策未来的调整方向,姚劲波给出了三点看法。一是,预售制度改革加速。从实际情况看,在近两年,多地公开出让的多宗地块均提及“现房销售”。同时,对预售资金监管仍将是政策调整的重点,或从“银行监管”向“政府监管”转变,更好解决预售制下保交楼问题。
二是,一二线城市限购继续放松。他预计,
2024年一线城市的限购门槛会有所降低,尤其是针对一线城市外围区域的降低概率较大,核心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购,更多低能级城市或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三是,供给侧强化行业风险出清。2023年底,多家银行密集召开房企座谈会,“三个不低于”政策细则落地预期升温,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出险企业化债的信心,预计政策会在今年延续,进一步改善房企的生存环境,推动行业风险出清。
改善营商环境始终在路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持续受关注的话题。采访中,姚劲波主要关注到了“改善营商环境”。他称,去年以来,企业营商环境在持续改善,改善营商环境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一方面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多省市在各自的地方两会上均有提及;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媒体关注度高,近期各级各类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的政策和实践都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反映出社会共识正在形成。
他称,政策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各细分领域的鼓励政策出台更快、更有针对性,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也已经启动,对市场信心有较好提振。姚劲波说:“总体看,我认为改善营商环境是一个各方共识建立、各方面利益平衡的系统工程和动态进程,可能始终在路上,我相信我们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建议大学生多关注新职业
近几年的履职中,姚劲波多次关注就业话题。他认为,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需求逐渐多元,一些新业态、新工种、新就业门类应运而生,他观察到,这几年的上门经济、循环经济、体验消费类、AI类的新职位在招聘平台上需求很大,新的赛道造就了新的岗位,建议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对新行业、新职业有所了解和准备,当走出校园时就能掌握先机。
“我们也看到,地域之间的人才供给也出现过剩和短缺并存的情况,尤其是新一线城市,例如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的机会依然很多,
建议毕业生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一线城市,发展好的新一线城市也值得关注。
”姚劲波说。
从企业角度看,他称,很多企业招聘应届生往往是为了树立企业品牌,短期内可能还会增加成本,但从长期看,这为企业积累了更多年轻化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姚劲波在提交的建议中就提出,对首次参保人员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保减免等政策优惠,为刚刚踏进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缓冲空间,帮助他们轻装上阵。